咨询热线:0576-81895050

行业动态
您当前位置 : 首页 > 行业动态 > 公司新闻

案例式法律风险管理


    风险是防不胜防的。我们可以买保险来对付一些风险,但是保险公司不承保法律风险。法律风险一旦发生,所造成的损害往往又是致命的。所以,法律风险必须预防。

    法律风险可以预防吗?许多律师在自我介绍的时候,会说自己不仅善于化解风险,更善于预防风险。预防风险是律师的一种重要工作。但是,站着企业的角度,完全可以提出质疑:你凭什么说可以预防纠纷?这时,许多律师会摆出自己的工作经历、办案经验,但是凭你承办过上千的案件,对于多如牛毛的法律风险,谁的经验都有些微不足道。律师个体有限的经验,如何去面对、去处理数不胜数的法律风险?

现在我也要说:法律风险可以预防。应该说,如果一个风险管理模式足以抵御绝大部分法律风险,而该模式又可以在新案例、新风险的基础上不断完善,这就是一个有效的管理模式。

怎么预防?古语有云:前车之鉴,后事之师。在对这些浩淼的案例的研究中,我总结了一套“案例式法律风险管理”,相信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法律风险管理模式。这不是依赖某个律师的个人经验,而是依据全部从业人员的集体经验和智慧。这要归功于两件事,一是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,二是网络的发达使我们有可能把这些案例的经验、教训和智慧集中起来。

   “法律风险管理”的概念这几年有点热。人们把预防法律风险的重担放到了“法律风险管理”上面,并认为,法律风险管理是律师服务的最高境界、最后形式。虽然都称为“法律风险管理”,虽然有许多竞合之处,但我的“案例式法律风险管理”仍然有许多显著之处。

第一,“案例式法律风险管理”是在众多案例中搜集、整理法律风险,所有法律风险都是曾经发生过的真实的风险,具有强烈的真实性。

从哪里去发掘法律风险?这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。有的做法是整理法律、法规,凡是法律、法规禁止的,尤其是带有处罚等不利后果的行为都规定为法律风险,甚至还有的从教材、专著中去整理法律风险。这些做法毫无疑问的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,但是并不构成真实的法律风险。“案例式法律风险管理”强调从真实案例的去发掘整理法律风险,用真实的、血淋淋的教训作为警示,更具有警戒价值。

第二,从引发案件的过失经营行为的角度来整理法律风险,针对性地改进,强调管理性;

几乎任何法律风险的发生均可归因于某种不恰当的经营行为,对这些过失的经营行为进行整理,就可以预防法律风险的发生。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预防风险是可能的。司法实务界也有许多案例分析,但是这些案例分析大都从“法律适用”的角度去研究,就是说:纠纷、风险发生了,该如何适用法律?我们可以从“风险发生”的角度去利用、研究这些案例,让这些案例作为分析法律风险的素材。

第三,以行业为切入点,整理该行业的所有法律风险,强调行业性;

   律师业务专业化这个口号已经响了快二十年了。之前的专业化,往往指的是“法律部门”的专业化,如劳动法律师、交通肇事案件律师、证律师等。前几年我慢慢觉得,既然律师要为企业提供服务,就要站在企业的角度去看律师该提供什么法律服务;而企业大都是属于某个“行业”的,所以,律师为企业服务,其实是在为“行业”服务;律师的专业化应从行业入手。这种观点也得到了叶晓华律师的呼应。我入手的行业是餐饮业,目前已经整理了大部分的餐饮业法律风险。下一步打算整理酒店业的法律风险。

第四,系统地整理引发案件的因素,试图网罗所有法律风险,强调系统性。

如果概况地去整理法律风险,任务过于庞大,无法完成,而且没有多大意义,因为没有哪个客户的业务涵盖了所有行业。行业性的法律风险管理给系统性研究提供了可能,我们至少可以专注于某一个行业,研究该行业的所有法律风险。法律风险管理涵盖了几乎全部法律风险,从这个角度来说,预防法律风险也是可能的。

当然,风险总有意外,但是当意外发生时,这个“意外的风险”将作为新的法律风险纳入到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当中。所以,法律风险管理也是一个动态的、不断完善的过程;越发展,新的法律风险的出现会越少。

第五, 抓大放小,注意成本收益比。

有许多的所谓法律风险,即使发生,也不会造成多大的损失,而且发生的概率很低,这类风险没有预防的必要,因为预防风险所花费的人力、物力成本恐怕要比可能发生的损失多很多。所以我很理解为什么许多企业不请律师,不请法律顾问,因为从风险预防的角度,某些行业很少发生较大的法律风险,根本没有聘请律师的必要。所以一个很少发生法律风险的行业,根本不需要作法律风险分析;同样,一个几乎没有发生过的法律风险,也没有管理的必要。

当然律师可以从增值的角度为这些行业提供法律服务。

第六,提供可操作的法律风险清单,普通管理人员即可参照执行,强调操作性;抽象性与具体性的平衡。

我的法律风险分析的一个特点、亮点,就是“法律风险清单”。我的目标是:普通的管理人员,在经营过程中,手持清单,照单抓药,就可以预防几乎所有的法律风险。

问题在于,如何保持清单项目的抽象性与具体性的平衡?风险项目过于抽象,则难以把握其内涵,而且包罗内容过多,则不具有操作性;如果风险项目过于具体,那么该风险清单则太长,甚至像羊拉粪一样沥沥拉拉很长,也不好参照执行。所以,清单项目努力把握抽象性和具体性的平衡,操作性压倒一切,同时兼顾一定的抽象、一定的归类。尽量不使用法律语言,而使用具体的经营语言。

第七,去繁就简,一目了然,强调简洁性;

这也是一个特点。我刻意回避了其他一些法律风险分析的方法、技术。如“风险概率”等。我觉得这些这些内容一来过于繁琐,二来没有意义。

    下面再说说“案例式法律风险分析”的步骤。

    第一步,在众多案件中萃取法律风险。

所谓案件大都是司法裁决,少部分是仲裁案件、行政案件。一般投诉事件,因涉及的金额非常小,故不列入风险分析范围内。

这里的法律风险,是指引发纠纷、导致经济损失的法律因素。是什么导致了纠纷?在此特别强调的是,司法界、法律界的思维往往是:纠纷发生了,如何适用法律?而法律风险管理关注的是:纠纷发生了,原因何在?有时候,法律风险是指的纠纷本身,但更多的时候,法律风险指向的是这个“原因”,这个导致纠纷发生的“法律原因”。

每一个案件几乎都有好几个法律风险,需要区别处理。

第二步,对众多案件中的众多法律风险进行总结、归类,形成“法律风险清单”。 

第三步,在清单项下的每一项法律风险,分别进行描述。

大致内容包括:风险描述、风险级别、有效案例、风险预防、风险处理和法律法规等要素。

第四步,将清单交由业务部门参照执行。 

第五步,反馈意见,增补清单。

电话:0576-81895050 0576-84023311     邮箱:TZZJDF@gmail.com      1093581218@qq.com
地址:椒江君悦大厦A座1133室     QQ: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4 台州市中间地方社会经济咨询事务所 (c) All Rights Reserved
.